新闻资讯

七秩华章·核梦远航——中陕核集团基层工作巡礼 ③ | 生态公司新疆阿图什农村综合整治EPCO项目工作纪实

发布日期:2025-10-14 10:10作者:生态公司 张超

在帕米尔高原边缘的新疆小镇,中陕核生态公司新疆阿图什农村综合整治EPCO 项目团队穿梭于村落间。这支以 5 名 90 后为核心的队伍,怀揣 “扎根基层、服务民生” 的初心,在 70 余公里的项目跨度内,用技术破题、以担当攻坚、靠严标准守质效,把中陕核 70 年 “功成必定有我” 的誓言,写进边疆的庭院与田野,绘就 “核” 心筑梦、生态惠民的答卷。

技术创新破难题,绿色实践暖民心。传统污水处理需建三座池体,占地广、协调难,而项目团队采用的“三联通综合罐”,直径 1 米、高 1.5 米,内腔划分厌氧、好氧、沉淀三个联通空间 —— 厌氧区降 COD,好氧区接小型气泵并加生物填料曝气除氨氮与总磷,沉淀区实现清水分离,仅占地 1.8 平方米,土地节约率达 98%。这一设计精准适配阿图什农村土地分散的现状,腾挪出的空地成了孩子们的新足球场,实现 “治污” 与 “用地” 双赢。同时,团队用光伏板为曝气泵供电,无碳排放与噪声,契合生态保护需求。“不用接电、不掏电费,这是自家的环保帮手!” 乌恰村村民穆合塔尔的称赞,道出了村民心声,越来越多人主动配合施工与维护,为项目长效运行筑牢基础。

千点万序严把控,精益管理提质效。面对项目覆盖4 个村、2855 户的分散点位,5 名 90 后团队扛起 “千点万序” 的挑战,以安全为基织密防护网:制定专项安全预案,每日班前开展安全教育并通过氚云系统记录;针对设备吊运、土方开挖等工序做专项安全交底;专人沿村巡查,保障基坑防护、警示标识无纰漏;预判风沙、低温天气,提前备好应急方案。质量把控上,项目以精益管理消除施工浪费,在项目经理责任制外细化 “点位责任制”:每个施工点专人盯守,基坑深度、管道接口等十几道工序需核验签字后方可推进,关键工序用标准化作业减少误差;技术负责人每日抽查、用专业仪器测量精度,每周组织质量复盘,对照精益指标查漏洞、优工艺,确保综合罐达标运行,实现工程质量与管理效率双提升。

青春担当战艰辛,初心扎根边疆。生活的不便更考验团队韧性:队员租住民房,用木板搭炕作书桌,跳蚤叮咬成“家常便饭”,夜里被咬醒便整理施工日志,笑称红包是 “边疆勋章”。工作中,70 公里跨度下队员天不亮就奔波,一天跑十几个点位,有人顶烈日盯质量、有人扛仪器做测量、有人守材料点核物资,皮肤晒得黝黑、鞋子沾满尘土;遇村民院内施工受阻便手工开挖,语言不通就学柯尔克孜语、维吾尔语,用 “亚克西姆” 拉近距离。5 人始终拧成一股绳,项目经理统筹协调、技术负责人攻克难题、施工专员盯守现场,各司其职又彼此补位,“前辈们能在更艰苦的条件下干事创业,我们这点困难不算什么” 的坚定话语,成为大家的共同信念。

如今,项目已完成2000 多座综合罐安装,单罐日处理污水 0.5~0.75 吨,出水达农灌旱地排放标准;年削减 COD35 吨、氨氮 3.6 吨,相当于种下 2000 棵青杨。待 2855 座 “小反应堆” 全部投用,曝气的咕噜声将连成帕米尔高原最清脆的 “生态交响”。正如基坑旁碎石缝里倔强绽放的小花,这群 90 后把青春化作火种,烧掉落后与污浊,让 “核” 心筑梦、生态惠民的初心,在祖国西极的阳光里愈发坚定。